商務部發布會介紹國內市場運行和對OSDER奧斯德德系車外貿易情況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f3513266f2a4.70866774.

【沈丹陽】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是月度發布會,實際上也是年度的發布會,很高興跟大家通報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一、關于國內市場運行情況

2013年,我國消費市場總體呈緩中趨穩、穩中加快的走勢。據商務部監測,1-12月,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長8.9%,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全年消費市場主要特點有:

一是網絡購物增長迅速。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網絡購物銷售增長31.9%,增速分別比百貨店、超市和專業店高出21.6、23.6和24.4個百分點。

二是中部地區消費增長有所加快。據商務部監測,中部地區銷售額增長11.6%,比上年加快0.9福斯零件個百分點,分別比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高出2.8、3.3和3.9個百分點。

三是居住類消費穩步回升。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VW零件,家電、家具、建筑及裝潢材料銷售分別增長11.1%、8.7%和6.2%,增速分別比上年加快臺北汽車零件12.2、5.3和1.2個百分點。

四是汽車類、保值類消費增長明顯加快。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金銀珠寶銷售增長22.3%,比上年加快10.9個百分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乘用車銷售量同比增長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8.9個百分點。

五是物價總水平平穩。2013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6%,與上年持平。其中,12月上漲2.5%,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據商務部監測,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運行基本平穩。分品種看,牛肉、羊肉、蔬菜格漲幅較大,累計分別上漲25.4%、15.7%和9.9%;豬肉和豆油價格累計分別下降1.汽車空氣芯3%和0.7%。

二、汽車冷氣芯關于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5.83萬億人民幣(折合4.16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6%,年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其中出口13.72萬億人民幣(折合2.21萬億美元),增長7.9%;進口12.11萬億人民幣(折合1.95萬億美元),增長7.3%;貿易順差2597.5億美元,增長12.8%。12月當月,出口增長4.3%,進口增長8.3%。外貿運行主要呈以下特點:

一是我對歐盟、美國、東盟貿易增長。其中,我與歐盟、美國的雙邊貿易額分別為5590.6億和5210億美元,分別增長2.1%和7.5%;對日本的貿易額為3125.5億美元,下降5.1保時捷零件%;歐美日占我對外貿易總額的33.5%,同比下滑1.7個百分點。同期,我國對東盟、南非等新興市場國家進出口額分別為4436.1億和651.5億美元,分別增長10.9%、8.6%。

二是中西部地區外貿增長迅速。2013年,中部地區外貿增長13.6%,西部地區外貿增長17.7%。其中重慶、河南、安徽、云南、陜西、甘肅、貴州等7個省市外貿增速都在15%以上,占全國進口總值的5.7%,比上年提升了0.6個百分點。東部地區外貿增長6.6%。其中廣東、江蘇、上海、北京、浙江、山東和福建等7個省市進出口總值達3.29萬億美元,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79%,比上年回落了0.9個百分點。

三是一般貿易平穩增長,加工貿易增速放緩。2013年,一般貿易進出口2.2萬億美元,增長9.3%,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2.8%,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加工貿易進出口1.36萬億美元,增長1%,占比32.6%,比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

四是機電產品以及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穩步增長。2013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2655.38億美元,同比增長7.3%,占出口總額的57.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6603.4億美元,同比增長9.8%。同期,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618.4億美元,增長10.3%,占出口總額的20.9%。

五是消費品、部分資源性產品進口增長較快。2013年,我國進口消費品2322.9億美元,增長24.6%;進口原油2.8億噸,增長4%;鐵礦石8.2億噸,增長10.2%;煤炭3.3億噸,增長13.4%。此外,機電產品進口8400.8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進口5581.9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3%和10.1%。

三、關于吸收外資情況

2013年,我國吸收外資平穩回升,從2月份起連續11個月單月吸收外資保持正增長,呈現穩定的發展態勢。全年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2773家,同比下降8.6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75.86億美元,同比增長5.25%。12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0.8億美元,同比增長3.3%(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2013年吸收外資有以下特點:

一是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首次占比過半。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14.51億美元,同比增長14.1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2.3%,首次占比過半。其中社會福利保障業、電氣機械修理業、娛樂服務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68.63%、308.8%和117.42%。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55.55億美元,同比下降6.78%,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8.7%。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水產品加工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賓利零件長81.97%和46.76%。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8億美元,同比下降12.71%,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1.53%。

二是歐美對華水箱水投資回升較快。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33.53億美元,同比增長7.13%;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72.14億美元,同比增長18.07%。亞洲十國/地區(香港、澳門、臺灣省、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韓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025.23億美元,同比增長7.09%;其中香港對內地投資穩步增長,增幅達9.86%;新加坡對華投資73.27億美元,同比增長12.06%;泰國對華投資4.83億美元,同比增長389.31%。同期,日本對華投資70.64億美元,同比下降4.28%;韓國對華投資30.59億美元,同比下降0.23%,與上年基本持平。

三是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1億美元,同比增長8.79%;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6.96%;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68.78億美元,同比增長4.72%。在全國吸收外資總量中,東、中、西部地區所占比重分別為78.45%、14.7%和6.85%。中西部地區占比首次超過20%。

四、關于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

對外直接投資。2013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509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下同)9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

2013年,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到654.5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2.6%,同比增長9.1%。除對中國香港、歐盟和日本的投資分別下降6%、13.6%和23.5%外,對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東盟的投資額分別為40.8億美元、42.3億美元、39.4億美元和57.4億美元,分別實現了518.2%、125%Skoda零件、82.4%、29.9%的高速增長。

2013年,我國地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329.7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占36.6%,廣東、山東、江蘇位列前三。

從行業構成情況看,投資門類齊全且重點突出,九成的投資流向商務服務業、采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流向商務汽車零件進口商服務業的投資為294.5億美元,占投資總額的32.7%;對采礦業投資201.6億美元,占22.4%;批發零售業136.7億美元,占15.2%;制造業86.8億美元,占9.6%;建筑業65.3億美元,占7.2%;交通運輸業25億美元,占2.8%。此外,建筑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則是投資增速最快的領域,分別同比增長129.1%和102.2%,采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房地產業等也都實現較快增長。

對外承包工程。2013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371.4億美元,同比增長17.6%,新簽合同額1716.3億美元,同比增長9.6%。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685個(上年同期586個),合計1347.8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78.5%。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392個,較上年同期增加63個。

截至2013年底,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169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7927億美元。

對外勞務合作。2013年,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2.7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5萬人,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27.1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25.6萬人。年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85.3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0.3萬人。截至2013年底,我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692萬人。

五、關于服務外包情況

據商務部服貿司統計汽車材料報價,2013年我國共簽訂承接服務外包合同167424份,合同金額954.9億美元,同比增長55.8%;執行金額638.5億美元,同比增長37.1%。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623.4億美元,同比增長42.2%;執行金額454.1億美元,同比增長35.0%。

知識流程外包(KPO)業務增長迅速。2013年,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 和知識流程外包(KPO)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分別為311.7億美元、97.2億美元和21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6.8%、25.8%和60.8%。

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是購買國際服務的主要發包市場。2013年我國承接美國、歐盟、中國香港和日本的國際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分別為117.5億美元、71.4億美元、54.0億美元和51.8億美元,占執行總額的25.9%、15.7%、11.9%和11.4%。

服務外包產業就業規模穩步擴大。2013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新增從業人員106.5萬人。截至2013年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4818家,從業人員536.1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355.9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66.4%。

以上是給大家報告的總體情況,接下來歡迎大家提問。

【中央廣播電臺記者】我們注意到最新的外貿數據,盡管2013年外部環境還是比較嚴峻,而且充滿不確定性,但是我們還是實現了比較穩定的增長,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了,在量提升的同時,怎么兼顧結構的轉變和提升,過去一年我們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就?第二,近期《人民日報》發文批評了美國直銷巨頭如新在華涉及到傳銷的問題,不知道商務部有沒有注意到?在規范直銷的模式上,未來有沒有一些打算和動作?

【沈丹陽】上周海關已經發布過數據,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6%,其中出口增長了7.9%,進口增長了7.3%。可以說,基本實現了年初預期的8%左右的增長目標,這是來之不易的。但是,我們更加注重的是外貿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是否繼續取得良好成效。特別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這方面情況可圈可點。當然講到外貿轉型升級、結構優化,不能僅僅從2013年這一年的數據來分析,我們需要進行比較。如果把2013年的數據和2008年加以對比,就可以清晰地發現,這五年我國外貿結構實現了五個優化,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

第一個是國際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興市場占我國出口比重從53.8%提高到了61.2%,提高了7.4個百分點。

第二是國汽車材料內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中西部地區汽車零件占我出口比重從10.3%提高到15.5%,提高了5.2個百分點。比如重慶,去年進出口同比增長29.1%,是中西部增長最快的;廣東外貿進出口比重雖然與過去比有所下降,但是轉型升級發展很快,到去年廣東全省已經擁有特色出口產品的省級著名品牌將近500個。

第三是經營主體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出口占比從26.8%提高到了41.5%,大幅提高14.7個百分點。

第四是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占出口比重從29%提高到29.9%,提高0.9個百分點。全國機電產品進出口額2013年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達到21056億美元。

第五是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比重從48.2%提高到52.8%,提高了4.6個百分點。加工貿易的比重從41.1%下降到32.6%,下降8.5個百分點。

你剛才還問到如新的問題,我們也注意到有關報道,我們對有關報道情況正在進行核實。我們支持和保護直銷企業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對任何單位、企業、個人的傳銷和違規直銷行為,商務部支持相關部門根據《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予以查處。謝謝您的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今年商務部在外資方面的改革以及市場準入方面,是否會有具體規劃?另外,對于外資出資額的限制以及持股比例的限制是否會有進一步放寬?服務業開放領域是否有具體時間表?中美投資協定談判進展情況如何?中歐協定談判什么時候開始啟動?

【沈丹陽】2014年商務部將會加速推進外資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這也是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開展的,要以提高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為出發點,按照三中全會《決定》的部署,認真總結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內試點的經驗,探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建立安全、高效、公開、透明與國際接軌的外資管理體制。

三中全會《決定》對擴大市場準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提出要進一步主動開放的有金融、教育、文化等十個服務行業和一般制造業。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結合三中全會《決定》確定的開放領域和改革目標,找準需要優先解決的瓶頸問題,比如研究放寬外資在股權比例、經營范圍、注冊資本等方面的限制。

對于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放寬外資投資準入的服務業,無論是“有序開放”的領域還是“放開”的領域,我們認為都要研究明確具體的開放進度安排。“有序開放”的應抓住優先需要解決開放的瓶頸,結合行業改革目標,力爭在若干重要領域的重大問題上先行取得進展。屬于要“放開”的,不僅要有明確的時間表,而且要借鑒試點開放的經驗,進一步解決這些領域對外開放的核心問題,使相關領域外資不僅進得來,更落得了地,扎得了根,成長得起來。

關于您提到的第十一輪中美BIT談判,昨天下午剛剛結束。可以透露三個信息:第一,從這一輪起,正式開始了文本談判。第二,談判取得了積極進展。第三,雙方商定加快談判節奏,為早日達成一致而共同努力。

【新京報記者】之前有媒體報到說,商務部最近十天內連發了14條貿易預警。但是從商務部之前的統計數據來看,截止12月24日,去年共有19個國家發起了89項貿易救濟調查,涉及金額只有不到40億美元,跟之前相比金額是有所下降的,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近期我國遭遇的貿易救濟調查的情況到底怎么樣,商務部在維護企業利益方面有哪些有效措施?第二,關于近日商務部在網站上發布了批準甜蜜生活美食集團收購俏江南股權的事情,但是俏江南的創始人張蘭卻否認了這項交易,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沈丹陽】2013年,我國貿易摩擦的形勢并沒有趨緩。我們網站也公布了有關數據,全年共有19個國家地區對我們發起了貿易救濟調查,總共有92起,比2012年增長了17.9%。從發起的案件數來看奧迪零件,增長得還較快。其中,反傾銷調查有71起,反補貼調查有14起,保障措施有7起。除此之外,美國還對我們發起了“337”調查19起,比2012年的18起增加了1起。除了發達經濟體立案增幅繼續大幅度上升以外,新興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立案也呈增長趨勢。當然,數據要以WTO公布的為準,但是從現在我們得到的數據對比來看,中國將連續18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8年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中國仍然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

近年來,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一些國家經濟復蘇步伐緩慢,自由貿易理念弱化,貿易保護德系車材料主義明顯升溫。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外貿出口市場布局還不夠均衡,雖然剛才介紹了,我們的市場規劃取得很好的進展,有所優化,但是還不夠。出口產品比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產品的競爭都不同程度的加劇,容易引發貿易摩擦。

BMW零件的來看,貿易摩擦是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出口國的伴生現象,有一定的必然性、長期性和復雜性,這種局面難以在短期內根本扭轉,我們既要認真應對,也要平常心看待。為了維護我國產業利益,過去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并且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大家知道,我們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國外貿易保護的應對工作,另一方面是在保護我們的產業方面的工作。在摩擦應對方面,去年我們有效應對了中歐光伏貿易摩擦等一批涉案金額大、影響范圍廣的重大案件,保護了企業出口市場份額。我們還強化了貿易摩擦的預警機制,在公共信息服務和貿易救濟知識普及等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顯著加強。我們還妥善運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維護我國企業合法利益,去年有多起案件我們取得了滿意的結果。我們還通過對話磋商、管控分歧,既發揮與主要貿易伙伴國政府間貿易油氣分離器改良版救濟磋商機制作用,又努力維賓士零件護與發展中國家穩定可預期的貿易環境。我們強化了對企業的法律技術指導服務,支持中國企業運用法律維權,同時支持相關商協會和國外的業界進行交流。

在針對進口產品不公平競爭方面,我們通過開展貿易救濟調查,維護產業安全和企業合法權益。去年我國共對藍寶堅尼零件外發起反傾銷調查11起,涉及進口產品6種,發起反補貼調查1起,涉及進口產品1種。目前,我國貿易救濟的法律法規體系比較完善,調查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Audi零件通過依法立案和調查,及時遏制不公平競爭產品的進口,為保障產業安全和國家經濟安全都作出了積極貢獻。

關于您提的另外一個問題,2013年9月,商務部反壟斷局收到了甜蜜生活美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通過其下屬特殊目的公司收購俏江南投資有限公司股權的經營者集中案的反壟斷審查申報材料。鑒于此交易屬于反壟斷法第20條所列經營者集中的情形,而且達到了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在當事方提交完整材料的基礎上,商務部反壟斷局依法對該“集中”進行了立案審查。經審查,本次“集中”不會對相關市場產生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商務部于2013年11月14日無條件批準了該交易。

【國際商報社記者】我們注意到社會各方面對2014年進出口形勢有不同的看法,請問商務部對今年的外貿發展形勢有何看法?形勢是否會有好轉?預期的增長目標又是多少?

【沈丹陽】我們認為,2014年外貿形勢將十分嚴峻復雜。總體來看,近期世界經濟保持復蘇,外部需求有所改善,出口有望延續企穩增長的勢頭。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發展繼續向好,改革創新動力不斷激發,內生增長動力有效增強,進口需求也將持續增長。因此,從大趨勢上判斷,我們對今年外貿的發展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是,由于受成本高企、資金短缺、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季節性因素和去年同期基數比較大的原因,預計2014年一季度的進出口數據仍有可能出現波動。

商務部不久前對1900多家重點外貿企業的統計調查也顯示,近期企業出口訂單有所恢復,出口信心在回升,其中對美國出口訂單反彈的幅度比較大。2013年12月,出口訂單金額比上個月增長企業占總體調查企業數的32.1%,自9月份以來,首次恢復到30%以上,環比提高了4.4個百分點。訂單下降的企業占了24%,環比減少3個百分點。訂單情況好轉拉動企業出口信心指數上升到102.9,環比提高了2.9個百分點,重返臨界線以上,表明企業對未來出口形勢也是謹慎樂觀的。

對美國出口訂單增長的企業占了28.7%,環比提高6.7個百分點,高于整體訂單回升水平2.3個百分點。對歐盟、日本出口訂單增長的企業分別占了24.5%和17.4%,環比提高0.2和1.2個百分點,對東盟和俄羅斯出口訂單增長的企業分別占19.5%和15.9%,環比都減少了0.4個百分點。

給大家通報的這些數據說明,雖然形勢嚴峻,但是總體判斷還是謹慎樂觀的。當然我們要更多地看到問題和困難,及時有效研究對策,引導幫助企業找到更好更多的出路。從企業反映的情況看,今年外貿要實現穩定發展,至少還是要解決三個大的問題(我以前經常說的要攀越“三座大山”)。

第一,世界經濟雖有回暖,但復蘇態勢不穩。從重點聯系企業調查的情況看,2013年四季度,認為外需不振影響出口的企業Benz零件占比高達77.9%,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降低0.4和4.3個百分點。

第二,國內要素成本上升,中小出口企業尤為困難。雖然重點聯系企業認為,成本上升影響出口的占了54%,比三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別降低0.5和1.7個百分點,但是仍然占了一大半。

第三,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產業和訂單對外轉移加快。由于發達經濟體鼓勵產業回歸并且更加重視擴大出 TC:osder9follow7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